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三等奖 - 文章详情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程审计阶段造价影响因素的分析

曾艺文,刘朝勇,曾一良
(四川正沣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投入,工程审计在控制经济投资、提高经济效益、规范资金使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梳理了工程项目在结算资料、审核人员以及参建方等方面的相关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数据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旨在找出工程审计阶段影响造价结果的关键性因素,为提高审计阶段造价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工程审计;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0 引言
   工程审计是指对工程建设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评价以及审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投入的经济性和效益性,以审计的为手段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工程审计一般是在项目竣工验收以后对单项、单位工程的造价进行审查复核,以竣工时完成的工程量为基础,通过定额组价的形式确定最终的资金投入。同时,工程审计对建设过程中是否遵循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建设管理规定进行审查,发现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或问题,并就此提出改善管理的第三方建议,以减少管理失误和投资风险,并作为财务支付、绩效管理乃至法纪考核的重要依据。
   1 层次分析法介绍
   1.1 层次分析法概述
   美国匹茨堡大学运筹学家T.L.satty 教授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其运用了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评价,按照层次划分进行权重决策分析,把问题进行元素分解,再以目标、准则、方案进行层次归结,进而通过权重运算进行定量分析。
   在遇到复杂问题时,通过对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进行判断,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定量信息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为复杂问题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决策路径。
   1.2 层次分析的步骤
   1.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首先需要建立层次关系,分为目标差(最高层)、准则层(中间层)和方案层(最低层)。最高层仅有一个元素,是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中间层主要是为实现最高层可采取的要求、原则、措施和方法等,最低层主要是达成目标可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层次结构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层次结构模型示意图
   1.2.2 构造比较判别矩阵
   模型使用者根据科学的调查数据,对各层次确定重要性的权重系数,使用两两比较法,比较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后进行赋值,一般取正整数1至9及其倒数,具体赋值的规则如表1所示,赋值后构成比较判断矩阵A。即:
          

   比较判断矩阵具有以下特点:

   

表1 层次分析赋值表
 
   1.2.3 单准则下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在层次分析法中的每个准则都支配着下一层的相关因素,因此也都可以建立比较判断矩阵,根据这个矩阵求出各因素在准则下的相对排序权重。
   第一步:将判断矩阵的列向量归一化,即
   

   第二步:将按行求和,

   

   第三步:将归一化后得,

   第四步: 为A的最大特征值。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层次作单准则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设A为n阶正互反矩阵,令

   

   其中,是A的最大特征值,CI 作为不一致度的量度。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指标值如表2所示。令CR=CI/RI,CR为一致性比例。当CR<0.1,一致性较好,否则应对矩阵做出修正。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1.2.4 层次总排序
   确定单层上所有因素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需要从目标层到方案层依次进行,目标层的层次单排序结果也即总排序。
   2 因素选取及分析
   本文拟从结算资料(物的因素)、审核人员因素(人的因素)、参建方因素(其他因素)来进行影响大小的分析和对比。在选取具体因素时,根据近年在工程造价实践中遇到的影响造价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提炼,结算资料因素选取了6项,审核人员因素方面选取了6项,参建方因素选取了3项,合计总共15项影响因素。为了确保和验证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和科学性,将相关指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主要为造价管理方面的资深从业人员(此次共邀请了3名造价咨询领域高级职称以上的工程师)。打分数据经整理排序后按照判别矩阵赋值规则进行了赋值,为减少赋值偏差,打分分值较近的因素在赋值时进行了等值处理。选取的主要因素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审计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及分层情况表
   2.1 准则层权重分析
   打分数据经整理排序后按照判别矩阵赋值规则进行了如下赋值。
   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模型数据分析,结果为:
   一致性检验CR<0.1,验证通过。
   2.2 结算资料因素权重分析
   打分数据经整理排序后按照判别矩阵赋值规则进行了如下赋值。
   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模型数据分析,结果为:
   一致性检验CR<0.1,验证通过。
   2.3 审核人员因素权重分析
   打分数据经整理排序后按照判别矩阵赋值规则进行了如下赋值。
   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模型数据分析,结果为:
   一致性检验CR<0.1,验证通过。
   2.4 参建方因素权重分析
   打分数据经整理排序后按照判别矩阵赋值规则进行了如下赋值。
   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模型数据分析,结果为:
   一致性检验CR<0.1,验证通过。
   2.5 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如表4所示。
表4 影响因素排序表
   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了绝对值计算并排序后,从排序结果中可以看出:
  (1)准则层:结算资料因素>审核人员因素>参建方因素;
  (2)指标层
   ①结算资料因素:结算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竣工图纸的准确性、变更及签证>结算审核依据>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合同内容的全面性及可执行性;
   ②审核人员因素:专业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阅历>专注度和责任感、职业道德>专职造价工程师人数、造价人员的稳定性;
   ③参建方因素:委托方的参与及配合>承包方的参与及配合>其他机构的参与及配合。
  (3)总层次排序:结算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竣工图纸的准确性、变更及签证>专业技能水平>委托方的参与及配合>结算审核依据>工作经验和阅历>承包方的参与及配合>结算资料的完整性>专注度和责任感、职业道德>合同内容的全面性及可执行性>其他机构的参与及配合>专职造价工程师人数、造价人员的稳定性。
   3 对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结算资料因素、审核人员因素、参建方因素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工程审计阶段造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排名前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结算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竣工图纸的准确性、变更及签证、专业技能水平、委托方的参与及配合、结算审核依据。
   3.1 结算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
   工程量清单作为最直观、最基础的结算审计资料,直接关系到项目整个造价水平。如果清单中存在较多工程量的量实不符、项目特征描述过于简化、单价组价有误、定额使用不准、缺项漏项等情况,势必造成结算审计过程中大量的计量计价以及复核工作,降低审计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甚至常常带来事倍功半的结果以及冗杂的重复性工作,为结算审计带来较多阻碍。
   3.2 竣工图纸的准确性
   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相关单位对竣工图纸的忽视。竣工图是设计文件的最直观反馈,最能真实、准确、系统地反映工程实体,是后期作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管理维修的重要技术依据,更是结算审计时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持文件。竣工图纸如存在图实不符、过于简化、图纸不全、编制不规范等情况,导致结算审计进展不利,甚至会出现审计偏差或失误的风险,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审查造成较大的影响。
   3.3 变更及签证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经常性事件,临时性工作、遗漏的工作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往往导致工程内容进行调整。在预算以外产生了新的费用,在结算审计时一旦计入必然增加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因此,对于变更及签证的办理程序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且真实、签字盖章是否完备,都是审计时关注的重点。但往往这些内容也是施工单位忽视或者处理不严谨的症结点,容易在审计阶段造成较大分歧。
   3.4 专业技能水平
   随着国家对工程领域投资控制的不断深入,制度化的工程审计已是必然,审计项目的不断增多对于审计人员也是一把双刃剑,成熟的审计人员往往同时对接多项大型项目的审计任务以及其他相对复杂工作。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会经常有年轻的新生代审计人员参与其中,由于其经验和专业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的积淀,对于处理审计过程中的问题经验不足、专业不强、办法不多,与各联络单位和人员的配合沟通不够,可能造成工作的滞后甚至失误。
   3.5 委托方的参与及配合
   委托方参与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于工程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其自身的参与对审计工作同样产生了影响。例如,委托方的委托程序、资料的递交、过程中的协调沟通、资源的调配、配合支持程度、主观意识等都会对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审计工作不是闭门造书,是以现有的资料进行审查复核为基础,并通过现场踏勘、资料调取、人员配合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这些也往往离不开委托方的支持与协调。
   3.6 结算审核依据
   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中关于价格如何组成的约定是结算审核时重要的审计依据。在项目结算报送时,承包人会对发生改变的工作内容进行部分调整或重新组价,结算审计人员对新的报价进行审核,而审核的依据是各方应当共同遵守的准则,适用的依据也直接影响最终的造价审核结果。如果审核依据约定不明,则可能导致造价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容易造成争议。
   4 结语

   本文所构建的工程审计阶段造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明确了关键影响因素,引出工程审计造价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经分析认为,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等多角度多维度出发,应在清单、图纸、变更签证、人员技术水平、委托方管理和结算依据的使用等方面应当加强管理和优化。


   参考文献:
   [1]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 薛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林振兴.江西建材. 2020(07)
   [3]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合理控制[J].王崇崇.湘南学院学报. 2019,40(02)
   [4]工程公司造价管理人员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杜萍.价值工程. 2011,30(11)
   [5]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构建造价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凌宇辰.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0(36)